防水材料最优性价比判定标准
不要花100%的成本,只买到30%价值的防水产品
最优防水层=合格防水层+合理防水成本
合格的防水材料≠合格的防水层
合格的防水层=物理性能(30分)+可施工性(30分)+密封性(40分)
物理性能
(基本性能) 30分 |
温度 | 耐热度 | 仅作产品是否
合格的基本要求 |
低温柔性 | |||
强度 | 拉力大小或断裂强度 | ||
延伸率 | 材料在被破坏时的最大伸长率 | ||
耐老化性能 | 使用工况下,保持有效性的能力 | ||
不透水性 | 在压力水作用下阻挡水透过的能力 | 判断防水材料
是否有效防水的 基本要求 |
|
可施工性
30分 |
适应性 | 在潮湿潮气或复杂环境下是否能施工 | |
伏贴性 | 厚度 | ||
柔度 | |||
便捷性 | 辅助设备 | ||
冷施工/热施工 | |||
密封性
40分 |
密封层 | 潮湿的情况下可粘结密封,在结构基面上形成连续致密的密封层 | |
粘结稳定性 | 粘结持久、不可逆,不会分层 |
合理防水成本≠防水材料单一成本
合理防水成本=材料成本+构造成本+工期成本+维护成本+品牌成本
材料成本:防水材料单价;
构造成本:做防水层时上下相邻所涉及的找坡层、找平层、保护层、隔离层等成本;
工期成本:防水层施工影响工程整体进度所产生的额外成本;
维护成本:因施工、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维护、维修成本,一旦渗漏水,维修成本将是防水投资成本的5—10倍。
短期可见成本 | 隐形成本 | |||
项目 |
构造成本(以地下室底板为例) | 工期成本 | 防水效果 | 维护成本 |
普通防水卷材 | 1、设计面层
2、自防水钢筋混凝土底板 3、50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4、卷材防水层 5、基层处理剂 6、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7、100厚细石混凝土垫层 8、素土夯实 |
潮湿潮气不好施工,不能赶工期 | 遮挡式防水,容易破一点、漏一片,整个防水系统失败 | 屡漏屡补、屡补屡漏,无法根治找不到漏水圆点,翻新重做的成本是新做防水的3-10倍 |
对比效果 | 省掉:基层处理剂
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、部分保护层
|
免除施工安全隐患 | 可以直观检验,免除漏水隐患 | 省掉99%的后期维护成本,避免了品牌因为漏水而受到的损害 |
防水施工质量验收
防水验收三步走:一划、二剥、三抠
只有通过了”一划、二剥、三抠“的验收,达到全密封防水状态,防水才是安全可靠的
国家验收规范是基础
● 防水材料及其配套材料质量合格
● 卷材外观平整、无空鼓,不翘边
● 搭接边可靠,搭接宽度不小于80mm
● 细部节点符合设计构造要求
投资方应从管理上把控好防水质量最后一道验收关,应采用结果倒推管理法,有效控制防水质量。验收现场,投资方安排直系监管人员,采用“1 划2 剥3 抠”的验收手段,快速验收防水的有效性。